综合百科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百科

徐财源个人资料(徐财源为股民70亿)

徐财源个人资料显示,他出生于1963年,湖南长沙人,毕业于中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高级经济师。曾任湖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湖南省 ***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2020年11月退休。现任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十三届届省委第十三轮巡视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他主动请缨,带领省委巡视组进驻长沙,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巡视。

1、达是什么意思,通常所说财源广进达三江?

优质回答1: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滚滚达三江”三江,不是指具体的江河,就像四海一样,都是虚指生意范围大、生意好。

1、汉代盛弘之对《汉书·地理志》和援引郑玄看法的《初学记》中对南江、中江、北江“三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在《荆州记》一书写道:“长江上游为南江,长江中游为中江,长江下游为北江,合称为”三江“。现代一般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2、最早提出“三江”名称的应是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的《尚书》著作。《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我国九州(即全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的方域、地质、物产、贡赋、交通、政治、民族分布等,是我国最早的一篇人文地理的重要典籍。该书对扬州(九州之一,泛指淮河以南,南海以北的广大地区,)地理的介绍为“三江即入,震泽(即太湖)底定。”这里所指的“三江”,是指太湖附近的松江、钱塘江、浦阳江。

3、现代认为“三江”,不是固定的某三条江的名称,没有江河流域自然属性与政区属性的专指性;“三江”,应当是泛指外流河系里众多江河水道的总称。

优质回答2:

1、是祝福语,希望对方可以财源广进,生意遍及全国。

2、这一句是说生意做得非常好,在全国(那时怕还没有国际企业的概念)范围内都有买卖,都能赚到钱。生意兴隆自不必说,“茂盛”一词本是形容植物,在这里属于借代的修辞 *** ,指财源如同植物繁茂,“通”与“达”可以理解为生意做到“三江”“四海”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在三江四海之内,皆通达无阻,顺心如意。

2、在军统和中统的争斗中,戴笠是怎么打倒徐恩曾的?

优质回答1:

军统和中统都是蒋介石手下的两柄锋利钢刀,一个为蒋介石掌控着军务,一个为蒋介石掌控着党务,看似职责分明,理应不该产生冲突的,但在现实的历史中,军统的掌门人戴笠却和中统的掌门人徐恩曾势同水火,无不欲铲除对方为后快,在戴笠和徐恩曾的争斗中,他是凭借着一个女人扳倒徐恩曾的。

徐恩曾与戴笠之间相比的弱势

虽然戴笠和徐恩曾在职权上面没有什么差别,但徐恩曾与戴笠相比却有着一个无法忽视的弱势,那就是和蒋介石的亲近感,戴笠对蒋介石的忠心蒋介石是看在眼里的,他是蒋介石真正的心腹,非常地受蒋介石重用,而徐恩曾就不一样了。

他和蒋介石之间还差着一个二陈兄弟,这二陈兄弟就是陈立夫,陈果夫兄弟,他们是蒋介石的导师陈其美的侄子,蒋介石感念陈其美的恩情所以一直对兄弟两人提携有加。

在蒋介石成为 *** 大佬的时候他们也借蒋介石的势在国民 *** 内发展壮大了起来,最终以他们为首形成了一个cc系的派阀,徐恩曾就是二陈兄弟提携起来担任中统掌门人的。

所以从这方面来说他是二陈兄弟的心腹,而不是蒋介石的心腹,仅从这一点来说他先天上就弱于戴笠,再加上他能力比不上戴笠,这才使得中统一直在和军统的争斗中处于弱势,最后被戴笠抓住各种机会,这才彻底的将徐恩曾扳倒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得说到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徐恩曾的二老婆王素卿,王素卿和徐恩曾一样同是一丘之貉。

当时徐恩曾有着家室,而王素卿又嫁与人为妻,她的丈夫是徐恩曾的至交好友,在她的丈夫出国留学之后,在徐恩曾的猛烈追击下,二人就勾搭同居在了一起,并以每年一个孩子的速度在四年后生下了四个孩子。

当王素卿的丈夫回到国内之后,看到自己的妻子已经和徐恩曾在了一起,虽然是万般的怒火中烧,但却只能选择沉默,因为他不敢得罪徐恩曾,如果他胆敢得罪徐恩曾,那等待他的必将是死路一条。

女人再美,对徐恩曾来说也终究是一件衣物,穿久了自然就会换新的,所以很快徐恩曾又勾搭上了一个女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很快这件事情又被王素卿得知了,她跟徐恩曾激烈地吵了起来,虽然徐恩曾的权势让人胆寒,但在面对自己妻子的时候却显得很无可奈何,于是他只能找个借口将自己的妻子送到了成都,然后这才跟第三个老婆结婚了。

虽远在成都,但是王素卿的耳目仍然灵敏,在得知徐恩曾偷偷结婚的消息之后,她又专程找到徐恩曾大吵了一架,徐恩曾这个时候正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不知所措,所以在自己妻子的逼迫下,他给了王素卿很多的黄金以及美元,还有两辆大卡车,在得到好处之后王素卿这才安分的回到了成都。

王素卿凭借着徐恩曾的势力四处捞金

王素卿凭借着这些钱以及徐恩曾的中统势力,开始在成都放起了高利贷,原本凭借着她一个女人是无法撑起高利贷这样暴力的活动的。

但是她非常聪明,她利用自己和徐恩曾的关系,将成都的中统人员当成了自己的打手,就这样王素卿成为了当时成都的高利贷女王,开始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与此同时她又拿着徐恩曾给的两辆大卡车做起了走私生意。

相比于当时其他人,王素卿有两个优势。

之一个优势就是这两辆大卡车,虽然卡车在我们现代来说非常常见,但在那个年代来说却是非常珍惜的东西,若非是财力雄厚者,一般人是很难搞的到这种珍稀货的。第二个优势同样是她的身份,虽然明知她做的是走私生意,但是很多人慑于中统势力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王素卿又获得了一个很重要的财源。王素卿的很多枉法行为成为了戴笠攻击徐恩曾的利器

王素卿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女人,在成都的时候,她和徐恩曾派来专门保护她的手下勾搭了起来,这个手下在事情败露之后怕徐恩曾其他手下的报复,所以硬着头皮反叛了徐恩曾,加入了戴笠的阵营中。

他的到来对于戴笠来说是一把对付徐恩曾的利剑,所以在他的供述下,徐恩曾曾经的许多所作所为以及他的老婆假借他的势力为非作歹的事情便成了一份份的资料,最后又通过戴笠传递到了蒋介石的手上。

蒋介石对很多心腹手下的贪赃枉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也仅仅是对自己的心腹手下来说,如果不是蒋介石的心腹,那蒋介石就会变成一个很严明的人。

这个时候的他会非常讨厌手下人贪赃枉法、违纪乱纲,所以在戴笠一次次呈上的铁实证据下,徐恩曾在蒋介石心目中的地位越发的下降,最终沉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之后直接被蒋介石撤走了所有的职权,只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工程会长的虚职,自此之后,戴笠的这个大敌这才彻底的垮塌了下来。所以说戴笠是凭借一个女人击倒徐恩曾的,徐恩曾老婆的很多卑劣行为成为了戴笠在蒋介石面前抹黑徐恩曾的绝佳利器,在 *** 内部,如果不是真正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大佬,如何应钦、白崇禧等不怕蒋介石的人之外,其他的所有人都是要仰仗蒋介石的鼻息的,正好徐恩曾就在此之列,当他的形象在蒋介石面前越发降低之后,所等待着他的就是惨败一途,戴笠正是凭此打倒徐恩曾的。优质回答2:

军统和中统之争中,徐恩曾是怎样被戴笠搞垮的?

引子

军统和中统都是蒋介石为了捍卫自己的统治而建立起来的两大特务组织,它们的兴衰本质上完全受蒋介石个人的掌控。

蒋介石生性多疑,喜欢用封建帝王权术驾驭部下,因此,他决不会完全依赖某一个特务组织,而是要二者相互制衡。

在蒋介石这种驭人思想的指导下,军统和中统从成立之初,就一直存在明争暗斗,到了后来,就干脆 *** 裸地表现为军统和中统两大领导人的明争暗斗。

相比之下,军统的领导人戴笠比中统的领导人徐恩曾更为老到、狠辣,两人的明争暗斗,以徐恩曾的彻底败北而告终。本文试图梳理一下戴笠与徐恩曾明争暗斗的来龙去脉以及徐恩曾的结局。

徐恩曾的背景

徐恩曾和戴笠一样,都是浙江人,只不过,戴笠是衢州江山县人,而徐恩曾则是湖州吴兴人。这是蒋介石用人的一大特点,喜欢用同乡,因为蒋介石本人就是浙江宁波奉化人。

徐恩曾是1896年生,比戴笠年长一岁,家境优越,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就读于上海市南洋公学,这个学校是后来赫赫有名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他在这个学校学习机电工程。

毕业后,徐恩曾又自费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他和陈果夫、陈立夫是表兄弟,其中,陈立夫还是徐恩曾的留美同学。徐恩曾和朱家骅、张静江等人都是同乡。

有这么多重量级的同乡和亲戚帮带,“朝中有人好做官”,徐恩曾在 *** 内自然容易混得风生水起,让他得以领导中统长达15年之久。

徐恩曾的行事风格

徐恩曾大学学的专业是机电工程,又在美国著名大学接受过系统的西方民主制度和新科技教育,因而对现代文明十分推崇。

徐恩曾的成长背景,让他在生活中表现出非常“现代”的气息,会开车,会修车,经常在一些专业学术杂志上发表文章,就是对国际上的新科技发展形势也了如指掌,家里书房也到处是英美出版的科技书刊。

此外,徐恩曾身上还表现出非常浓烈的传统色彩,推崇中国传统的权谋之术,忠君思想比较严重,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对蒋介石死心塌地、绝无二心。

徐恩曾喜欢像西方人那样,独来独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大愿意被人操控。徐恩曾娶的第三个太太费侠,曾是 *** 员,留学苏联,蒋介石反对,但徐恩曾宁愿得罪蒋介石也要娶她,蒋介石也只好不再干预。

徐恩曾的为人作派

徐恩曾虽然出身于家境优越的家庭,却是个生来极为贪财、吝啬,又极为势利的人,在这方面几乎根本谈不上什么格局,属于典型的小人作派,以致连蒋介石和陈立夫兄弟都瞧不起他。

抗日战争爆发后, *** 的日子也很不好过,物资短缺,物价飞涨, *** 部门的小职员如果不搞点外快,单纯依靠薪水过活,日子也会过得非常拮据,就是中统这样的机构也不能例外。

徐恩曾身为中统领导人,虽然比起普通小职员要强多了,但他大手大脚花钱,又没有本事像戴笠那样,利用走私甚至贩毒四处搞钱,日子自然过得紧巴巴的。

徐恩曾为了给自己创收,竟然把手伸向了下属。他以“联谊会”的名义,强行扣发下属10%的月薪作为基金,这些扣下来的钱全部被他拿来搞投资或者供自己花销。

徐恩曾甚至连自己的平日开支都伸手向下属索要,下属对他厌恶至极,一些有背景的下属就纷纷找机会跳槽,没有背景的下属就想方设法向蒋介石揭发徐恩曾的丑行。徐恩曾这样的作派,自然让中统始终离心离德,工作上也就和军统的差距越来越大。

戴笠则和徐恩曾完全相反,他对下属的生活非常关心,总是把下属的工资定得非常高,给下属的奖金和补助也非常优厚。甚至对下属的伙食都非常关心,经常去厨房查看下属吃得怎样,有时候还和下属一起吃饭。这样一来,戴笠的下属自然愿意拼命工作,对他十分效忠。

中统头子徐恩曾从中统局前身—— *** 中央组织部调查科干起,直到1945年初被撤职。其掌控中统十余年,使中统从最初的数十人,发展为遍布全国各地、人员约二十万人的庞大特务组织。

蒋介石

蒋介石为何突然下达了一纸手令:“免去徐恩曾本兼各职,永不录用”?

这其中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事情。

徐恩曾被撤职前,职位是中统局副局长(主持工作)、交通部次长。徐恩曾在被撤职的前两年,就曾受到蒋介石的五次斥责,这也是其下台的前奏。

之一次斥责:

1943年,中统成员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到 *** 经济部抓人,遭到经济部官员及其它部门的联合 *** 和投诉,造成极坏的影响。为此,徐恩曾被蒋介石叫去斥责一顿。

第二次斥责:

1944年4月,在一次“甲种会报”会上,蒋介石向与会各部门首脑询问关于河北和山东解放区的情况,只有徐恩曾事先没有做好准备。回答时支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令蒋介石大为恼火,对其严历申斥。

第三次斥责:

1944年 *** 五届二中全会期间,会场附近出现了“总裁独裁,中正不正”的标语。蒋介石恼怒,令徐恩曾彻查。但徐始终没有查出结果。又被蒋介石一顿训斥,骂其“简直是个饭桶”。

第四次斥责:

1944年秋,在一次会上,蒋介石对徐恩曾又一次进行申斥:有人说我与护士同居,损害领袖形象,你为何不报不查?《新华日报》整天刊登反党国、反 *** 的言论,你连一张报纸都管不了,简直是无能之极。

第五次斥责:

这是徐恩曾的前妻利用他的影响力进行走私、贩私、放高利贷,被军统头子戴笠报告了蒋介石,徐恩曾再次受到斥责。

戴笠为了打击中统势力,还多次秘密调查徐恩曾的一些贪腐行为,报告给蒋介石。

如:抗战期间, *** 军警将一笔巨款欲押往重庆,途中因日军追来,情急之下,军警们将巨款藏了起来,便一哄而散。银行后来找到部分军警询问巨款的下落,为了逃避责任,他们谎称钱被烧了。银行信以为真,便将这些钱的编号注销。后来徐恩曾得到了这笔巨款,便派人将其送往重庆销赃。途中被查获,因这些款已被银行销号,故鉴定为这是假币。

戴笠知道此事后,便写了“中统运送假妙”的报告送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大怒,下令彻查。吓得半死的徐恩曾立即找到陈果夫兄弟俩。在二陈的运作下,将此事压下。

徐恩曾不但受到军统戴笠的小报告,而且还经常受到中统局内部高层的联合攻击,他们也常向上打小报告,使蒋介石对徐恩曾备感失望,决定将其撤换。

徐恩曾是陈果夫、陈立夫两人心腹,二陈这次为何不保徐恩曾呢?这主要还是怨徐恩曾自己。

中统局在抗战时期曾与英国进行过三次合作,最终合作均失败。英国上书给民国 *** 的报告称:合作失败主要责任在中方,中方缺少诚意、组织涣散、指挥不力,动机不纯,只知道要钱。这与军统与美国合作极佳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使蒋介石对徐恩曾极为不满。

徐恩曾是个官迷,在任中统局实际负责人及交通部次长后,又想当经济部长。他深知,陈立夫两兄弟是不赞成他担任经济部长的,所以他就另攀高枝,试图借助其它势力来实现其目的。这就使二陈对他有了戒心并失去了信任。当初二陈也赞同徐恩曾担任交通部次长的目的是想让中统在交通部这条线上扩大CC派的势力,而现在徐恩曾要放松中统这个根本,另觅高枝。二陈担心他们失去对中统的控制,因此,在得知蒋介石有意要撤换徐恩曾时,二陈不但没有进行力保,反而马上推出了接替徐恩曾的人选,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45年1月,根据蒋介石的手令,徐恩曾被撤去中统局副局长职务,半个月后,他的交通部长职务也被免去。1945年5月,在 *** 六大全会上,徐恩曾的最后一个头衔——中央执委也被免去。徐恩曾从此淡出了政治舞台。

作者:“小方说历史”团队

欢迎关注公众号“小方说历史”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欢迎点赞和评论

3、农村人家里有35万存款,处于什么水平?

优质回答1: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人存款多少,取决于他的生活和人生达到了他什么样的阶段,这个很重要,具体我们下面会分析。

关于农村人存款的问题,很多人兴趣并不小,也有一些农村人,手里有了一些存款,于是想问一下,自己存的这些钱能在农村达到什么水平。

其实这无可厚非,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并不是炫耀,有很多只是想对自己以后的人生有点清楚的规划。

比如有人说,我是农村家庭,假如我家里存了35万块钱,这究竟是处于是什么水平。

黑嫂一直都在说,关于存款的多少,关于什么叫穷富,这是个相对的概念,没有个具体的标准,有的人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存款,但是把家里事情都办了,而且办得还挺完美,这叫穷吗?这并不能叫穷。有的人存了几十万,但是碰到事却老是办不好,这叫富吗?并不能叫富。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穷富跟你身边有多少事,你把这些事办得怎么样紧密相关。另外,这个阶段性非常重要,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35万看似不少,但要分具体阶段,下面黑嫂说一下自己的看法。

Ⅰ:前半生存35万块钱

我们要知道,农村人一生有三件大事,一是娶媳妇,二是盖房子,三是父母过世。我们这里说的娶媳妇并不是给自己娶,而是给孩子娶媳妇,那盖房子同样也是给孩子盖,然后就是父母去世,我们看这三件事,都跟自己有关,但其实都又不是真正的自己,这是一种责任。

当一个农村人自己娶过媳妇后,他一生的任务就已经开始,他必须要积攒钱,因为他要给自己孩子盖房子和娶媳妇,父母一天一天老了,总会有一天不在,这也是他的任务之一。

而一些辛苦多少年后,积攒了35万,这时候能叫有钱人吗?并不能,因为一旦事情临头,这35万块钱会很快花光。

拿一个最简单的给儿子娶媳妇来说,订婚七八万,彩礼十七八万,还要买车,办酒席,有时候是盖房,现在大多都买房,别说全款了,一个首付二十来万,这样算下来就多少了?35万够吗?

当然了,这个娶媳妇花费说的只是我们这里,别的地方黑嫂不知道,所以不代表别处。

所以,当你前半生存了35万时,这不能叫有钱,因为你的任务,你的责任都还没有完成,你需要用这些钱去完成这些任务,那这些钱是肯定不够的,既然不够,能叫有钱人吗?

至于达到什么水平,就是一般的水平吧,不能叫有钱,但也并不是穷,因为有些人好吃懒做,从来都不知道存钱是个什么状态,这至少存了35万,当然比没存钱的要好很多。

故,当你所有任务都还没有完成时,存35万就是个一般的水平。

Ⅱ:任务完成后存35万

现在的父母普遍年轻,比如现在有的人有孙子了,但自己才四十多岁,也就是说,他的任务差不多完成了。

这个时候,存了35万,那这35万跟前半生存的35万截然不同,儿子不用娶媳妇了,也不用盖房子或者是买房子了,大的花钱项目已经过去了,已经完成了,再存35万,那在农村可以算得上是富人了。

因为什么呢?这35万是你有急事时需要花的钱,比如说突然生病了啥的,平时花的钱,平时还挣呢,总不能四十多岁就啥也不干吧?总不能挣的全部都花掉吧?所以,平时挣的仍然会积攒一些。

当人到后半生,存钱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急事时用,而所谓的急事,其实就是一些突然到来的疾病啥的,等有病时,不用孩子们愁钱,自己可以拿出来一些。

平时的生活上不缺钱花,而且还有一些存款,这难道还不是有钱人吗?

但话又说回来,真正把任务完成后,还能有35万存款的农村人有多少呢?不能说没有,因为人干的工作不一样,经历不一样,机遇不一样,有些人完成任务后,还有超过35万的存款,这些都是有的。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大部分的农村家庭,在完成上面任务的同时,能不拉饥荒就不错了,上哪里还存35万块钱?

所以,还得继续努力生活,努力挣钱,或者用来还债,或者准备老了时需要的钱。

这就是个现实的状况,黑嫂没有夸大,同时更没有贬低。

Ⅲ:最后,在这里再说一次,黑嫂所说是有局限性的,因为各地的农村生活水平不一样,有些地方收入高一些,有些地方收入低一些。所以,当我们说一些农村的现实状况时,难免会显得没有面面俱到。所以,我们说的都是自己当地的,不能代表全国,也不代表别处。

另外还要再一次说明,钱多,钱少,存多少钱,这一直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有些人生性好强,而且喜欢存钱,那他存的可能多一些。有些人比较随缘,也就是比较佛,那他挣的可能平时花的多一些,相对来说,存钱就少一些。

这些情况都是有的,但黑嫂认为,不管存多少钱,不管什么阶段,当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到来时,自己能够完成,这就叫有钱,您认为呢?

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优质回答2:

我也是农村的,我觉得要问农村人家里有35万存款,处于什么水平,得分情况来讨论。

对于家庭条件较好、子女都已成家的人来说,如果有35万存款,在农村可以说是处于中上等水平。因为家里没有什么大的支出,有35万存款,完全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虽然说你不一定在城里有房有车,但在农村里还是能够过得很好的。而且,就算你要去城里买房,手上有35万存款,也离成功近了些。

而对于家里条件一般、子女还没成家的人来说,家里有35万存款也没什么用。现在很多农村里彩礼特别高,娶个媳妇,办个酒席下来,就没剩多少了。就拿我家这边来说,彩礼普遍20万左右。娶个媳妇就花了20多万,35万存款就没剩多少了。而且,这只是有一个儿子没娶媳妇的家庭,那要是有好几个儿子没娶媳妇呢?即便有35万存款,也会一夜回到解放前。

所以,农村人家里有35万存款,他能过上怎么样的生活,他的生活水平如何,还得取决于这个家庭的实际情况。有35万存款,不同的家庭,会过上不同的生活。

优质回答3:

我爸妈都是农村人,两人年近50岁,打工几十年,两人存了有30万,最近他们正在为买房一事吵得不可开交。

近些年,我们老家的人在镇上、县城里买房子的人越来越多,我妈看着周围不少邻居都搬到了新房子去住,羡慕不已。

今年,我妈拉着我爸一起去银行查存款,三张银行卡共有30万左右,这也是他们在外打工几十年的积蓄。

回到家后,我妈就跟我爸商量,说她想在镇上买套房子,一来是我弟弟以后娶媳妇需要房子,二来是在乡下,经常有人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争执,我妈不喜欢在这种表面上和和气气,实则明争暗斗的环境下生活。

得知我们家有买房的想法后,周围的好几个邻居都热心地给我们推荐房子,我妈也都跟着去看了,镇上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也就17万左右,完全在我爸妈的经济范围内。

看了几套房后,我妈很心动,我爸却不为所动,并且坚决反对买房这事儿,并不是因为我爸不想买房,而是他觉得镇上的房子,大多都没有房产证,买来的房子始终没个保障。

另外,我爸还觉得我们老家的房子建了也没多少年,住着宽敞又舒适,住镇上的套房反而拘谨,没必要跟风去买房。

我母亲劝他,说镇上大多数没房产证的房子住了几十年还不一样没问题,叫他放宽心。

我爸向来做事小心谨慎,买了房子拿不到房产证,我爸住着始终觉得不踏实,况且买房子17万加上后续的装修费,两口子几十年打工攒下的钱也就所剩无几了。

可想买县城的房子,30万确实又够不着,爸妈观念比较守旧,又不愿意先付首付再分期付款,要想在县城买套房子,怎么也得再存个十几万才买得上。

为这事,两人吵了好几回,到现在买房这事都没个着落。

周围有不少邻居都在镇上、县城里买房,说明有三十几万的存款在农村其实不足为奇。

在我们老家九十年代,当时像我爸妈那个年纪的年轻人大部分人没读过多少书,年纪轻轻就会外出打工。

从小在农村吃了太多的苦,即使在外面赚了钱,一样的会舍不得花。

有了家庭后,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他们一般会让家里的父母帮忙照顾子女,自己回到大城市打工,赚的钱,除了家里以及自己日常生活开销,剩下的钱基本上都会存下来。

三十万,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能存到这一笔钱也很不容易。

就拿我爸妈来说吧,我爸是建筑工人,一个月平均5000元,我妈在鞋厂上班,一个月3000左右,两个人一个月共赚8000元,一年两人也才赚九万多。

一家人一年的生活费加上我和弟弟一年的学费,以及家里面其它开支,一年就要花六七万,实际上能存下来的也就有两万块左右。

也就是说,两人得存15年才存得上30万,前提是,中途不能有什么意外发生。

弟弟比我小7岁,我小学还没毕业时,爷爷奶奶就相继因病去世了,当时我和弟弟都还小,家里必须得有一个大人照顾,从那时起,我爸妈两人就轮番外出上班。

我妈在家带我和弟弟时,我妈空闲时间会去接点手工活,一天能挣40块左右,少是少了点,但也完全够得上我们三个人一天的生活费。

我爸在家时,早上他把我和弟弟送去学校后,就会去工地干活。

下午放学后,我爸又会来接我和我弟弟回家,为了下午能请到假,又得保证不被扣工资,我爸一般都是吃了午饭后就上工干活,中午不会休息。这样一个月干下来,也有3000多块钱。

上初中时,身边有好几个同学家里都在镇上买了房,每次回家他们从车站下车,走几分钟就可以到家,而我要走半个多小时才能到家。

我有好几次跟我妈埋怨说“我们家穷,才在镇上买不起房”这类的话,我妈每次也都会不客气地回答我:“家里就是这么个样子,想要什么有本事自己去挣!,”

后来我渐渐长大了,从读书到工作,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我不再为买不买房一事跟父母抱怨了。

因为我明白了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和弟弟拉扯大不容易,要想的东西更应该靠自己努力去获得。

写在最后

我爸妈花了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存下了30万,这30万是他们辛苦工作多年一笔一笔攒下来的,中间历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心酸和苦难。

30万在农村虽然不是个小数目,但也算不上富有。近些年来,不少农村家庭在镇上或城里买房,这是他们多年辛苦工作、勤俭节约的结果。

这些劳动人民勤劳节约的美德,值得我们大家为之肃然起敬。

优质回答4:

35万存款,乍一看很多,但处于什么水平,关键还得看你家处于什么阶段。

30岁之前、新婚以后、孩子比较小阶段。这35万存款可能是你们去县城买房或者其它大宗支出,用以改善生活的基础。应该说处于中等水平吧,可能很多同龄人都不比你差多少。

30到40岁,孩子正在读书,又没有大宗开支的阶段。你几年以后面临的就是孩子读大学的教育问题或者给孩子建房子、买房子、嫁娶的支出。只有一个孩子还好,如果两个儿子,你压力仍然比较大。35万存款可能远不够,你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40到50岁,孩子近一两年要结婚买房的阶段。坦白讲你这35万根本不够,连全款买房都不够。你虽然不至于说穷,但仍处于偏下水平。

50到60岁,孩子都已经成家立业。这个阶段负担基本很小了,最多帮衬下子女抚养孙辈。有35万存款你养老基本无忧了,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60岁以上,孙辈都长大了,你基本没有收入和支出了。35万存款的利息就足够支撑你正常基础的花费需求。你绝对可能享受晚年生活了,处于上等水平。

总之,你处于什么水平,不能只看你35万存款的积蓄,主要看你接下来需要的花费多少。不同阶段你处于不同的水平,有可能偏下,也有可能上等。

4、现在的东北人是不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山东人的后裔?

优质回答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现代东北人,主要来自于三个省:山东,河北,河南。

其中山东省最多,占百分之七八十,河北人也有一些,河南人最少。

因为满清的特殊政策,东北是龙兴之地,不允许非满族人随便进入。

明末清初满族人口约 100 万,迁入关内的达 90 万,留下的所剩无几。东北当时到处都是荒地,无人耕种,很多地方都是无人区。

今天绝大部分东北人都是清朝中期和末期跑过去的。

在闯关东的150余年间,东北三省的人口从22万增加到1841万。

萨沙听过一种说法,东北人其实大部分是山东登州人和莱州人。

登州和莱州,就是今天的:福山、蓬莱、黄县、栖霞、招远、莱阳、牟平、文登、荣成、海阳、掖县、平度、昌邑、高密、即墨、益都、临淄、广饶、寿光、昌乐、临朐、安丘、诸城等地。

民国建立的时候,东北人口1841万,其中闯关东的大约1000万。

到了民国初年,因山东连续遭灾,又有大约800万人口闯关东。

这800万中,自登州府、莱州府的约占80%。

当时民国 *** 统计,山东半岛每年乘船到东北者“合计共达三十五、六万人”。

需要说明的是,山东人和河北人登陆东北有一定的不同。

闯关东早期,山东的移民大都通过海路,首先在辽东的营口等地登陆,然后再向周围地区发展;河北的移民基本都是走陆路,先到辽西。

相比起来,山东移民交通更为方便,从山东乘船到营口也就二三天时间。

因为东北的山东人太多,这里很多政权也优先想到引进山东人来东北。

1931年日本占领东北以后,出现劳动力短缺。而日本人也优先考虑去山东找人。

他们派人到山东,以诈骗诱骗方式招劳工,只要愿意去就给几十块现大洋。自然,去的工人大部分都是危险的矿工和其他重体力活,很多被折磨致死。后来山东老百姓不受骗了,日军就开始用强行征召、抓捕的手段。

仅仅从1937年到1940年,日本从山东诱骗捕捉去的山东男性壮劳力,就有130多万。

由此,东北相当的山东化。

萨沙媳妇会说一些山东话,准确说是威海的山东话。

结果我们之一次去大连的时候,媳妇惊呆了。

他认为大连话的发音非常像威海的山东话,问我:这是大连吗?

我们当时住在一个老式旅馆里,老板娘岁数很大,有六七十岁。

这老太太说的一口非常标准的山东方言。

优质回答2:

现在东北人大约百分之八九十的人,祖籍山东。解放前大批山东难民分两路进入东北地区。一路是山东半岛胶东地区的水路,横渡渤海进入。一路是山东内陸地区的陸路,成千上万的逃荒逃难者,推着小车,挑着担子,经过山海关进入。据史料记载;东营市原牛庄村一次聚集5000多人后,在几个闯关东把头的带领下浩浩荡荡步行几千里地,向东北挺进。而真正到达东北的不足一半,体弱多病或饥寒交迫者多中途死亡,随地掩埋。据长辈说,路途中将死之人,客死异乡途中临死那种后悔莫及,还不如饿死故土,面向山东哭求死后来日能把尸骨迁回山东,非常凄惨。我有一个爷爷曾带两个叔叔去闯关东,后来那个爷爷死去,两个叔叔后来在铁路上参加工作。我几岁时随母亲做火车去吉林长春范家屯,因为和附近村里孩子玩,打仗骂人,他们回去告诉大人。那个母亲知道我是山东人,托着我的脸听我说话,泪如泉涌,那两行热泪是突然一齐泪下来,给我好吃的玩具。见到山东人如同亲人。后来要我带他去军队招待所见我母亲,她们抱头痛哭的场面,今生不会忘记,可惜那时太小不明白,闯关东的东北人对山东千丝万缕的思念之情。与现在东北跑到山东的年轻人不可同日而语。前几年我又专门去了趟长白山,那里的山东人依然如故,只要你一说话,他们马上自报家门,老家是山东什么地方,那一代到东北来的山东人。由此可见,在东北的山东人占的比例很大,不存在任何夸张,闯关东一个山东东北人挥之不去的记忆。

优质回答3:是这样的,许多东北人的祖上来自山东,或者祖籍是山东的,不过对于山东移民的具体占比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官方统计

可以肯定的说,东北人口里面确实有许多人的祖籍在山东,如今也有很多东北人都返回山东居住,虽然他们的口音带有很浓的东北味,但他们的老家都在山东,在山东依旧有许多亲朋,回来之后也很快就能适应山东的生活。

(2008年的央视大戏《闯关东》让人们开始关注那段历史)

其实早在2500多年前, *** 就已经开始向东北地区移民,直到战国时期燕国击败东胡,南下辽东,东北正式进入中原的统治范围。

不过由于气候寒冷, *** 在东北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辽宁地区。到了明朝末年,辽东地区的 *** 已达数百万。但是随着后金的崛起,明军与后金在辽东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辽东人口损失严重。

到清军入关之后,清 *** 开始招募国内 *** 前往辽东地区生活,恢复当地经济和农业生产。

1649年,清 *** 首次下达允许 *** 出关垦荒的政策,清廷表示:

“山海关外荒地甚多,民人愿出关垦荒者,令山海关造册报部,分地居住”。

到1653年,清廷正式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鼓励地方官员招募民人前往关东地区,并制定了一系列奖励政策,清廷规定:

“辽东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宁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簿,武授百总。所招民每月给月粮一斗,每地一晌给种六千,每百名给牛二十只”。

《辽东招民开垦条例》确实吸引了不少关内 *** 前往辽东,而在当时的统计中,山东人移民关东的数量就已经非常多了,是整个移民大军的主力,这些关内 *** 的到来使得残破的关东经济得到一定的恢复。

不过到了1668年,清廷突然废止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康熙皇帝下诏:“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不仅不再鼓励汉民出关,反而严禁 *** 进入辽东。

清廷的目的其实也不难揣测,无非是想保护自己的龙兴之地。为了防止 *** 进入,清廷还加紧了对柳条边的建设,到1681年柳条边基本修建完毕。但话又说回来,在康熙和雍正年间,禁止 *** 移民辽东的禁令并不严格,在边墙(柳条边)负责看管的八旗官兵对于私自越界的 *** 也是装聋作哑,基本不管。

不过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于东北地区移民政策空间收紧。乾隆二年,清 *** 批准了由舒赫德提出了封禁东北计划,其中包括:

一、山海关出入之人必宜严禁

二、严禁商船携载多人

三、稽查保甲宜严

四、奉天空闲田地宜专令旗人垦种,民人禁止开垦

五、严禁凿山,以余地力

六、重治偷挖人参以清积弊

七、此前移居奉天半年以上流民可以入当地民籍,不愿入籍和无业者一律遣返回籍

在整个乾隆时期,东北的封禁政策执行极为严格,东北地区的人口增长几乎停滞,清廷对边疆的控制也在持续减弱。而就在乾隆朝时期,沙俄和日本相继从南北进入库页岛,但清 *** 对此却一无所知,可见清廷对东北控制之薄弱。

乾隆之后,清 *** 再度放松了对东北的管制,关内再度出现闯关东的浪潮。

(闯关东的“关”就是指山海关)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清廷在第二次 *** 战争中战败,沙俄趁机强迫清廷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强行割占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对此清廷竟无丝毫还手之力。而且由于东北地区压根没有几个中国人,沙俄的战领行动更是一帆风顺。

沙俄的入侵让清廷的边疆危机日益严峻,就在《中俄北京条约》签署的当年,清 *** 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部分解除对闯关东的禁令,此后关内汉民开始大规模的移民东北。

而在1878年,华北一带爆发了严重的干旱,引发了巨大的饥荒,史称“丁戊奇荒”。这场灾害波及山西、直隶、陕西、河南、山东等省,造成1000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沦为难民,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余年未有之灾” 。

中原的灾荒促使着更多的华北百姓到东北谋生,史称“闯关东”,在这其中山东人几乎占据这场移民大剧的半壁江山。(闯关东路线图)

到1897年清廷对闯关东的行为全部开禁,至清廷灭亡前夕,整个东北三省的人口超过1800万,而到民国时期,闯关东的风潮仍旧没有停息。截止到解放前夕,整个东北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700万,其中山东籍后裔约占了一半左右。

直到解放后,从山东向东北的迁移情况仍旧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

在改革开后,随着山东经济的腾飞,成为全国前三的经济大省,移居东北的现象渐渐停止。此后很多东北人开始返回山东居住。

时至今日,东北许多老人仍旧称呼山东为“老家 ”,而大连一代的口音、文化和生活习俗与胶东地区几乎完全一样,没有什么区别。

(大连景色)

5、邯郸人为什么说武安人有钱?

优质回答1:

武安人确实有钱,前些年有 *** 说这里钱多、人傻,据说就发生在武安。不过只说对一半,武安人钱多是真,武安人可一点不傻,而且武安人大都滑头,做卖买鬼精。

改革开放以来,武安人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办起了十几家钢铁厂,其中有几家产能直逼大名鼎鼎的邯郸钢铁,其赢利能力,更是超过了国内许多大型国有钢企。

有了钱,就有了胸心壮志,于是武安人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种经营,而且大部分业绩都可圈可点。

这样的的武安人,你说他能没钱吗?

河南人一部豫剧“朝阳沟”,天下人皆知。可是靠“朝阳沟”发了大财的切是武安人,原因是“朝阳沟”编剧是武安人,武安过去也属于河南省。杨兰春出生的那个小山村,武安人把他改成了朝阳沟,开发成了旅游区,现在已成五A景区,几十年来得银无数。把河南人气的,牙根痒痒!可没办法,人家武安人就是活,脑子转弯快,一年只旅游收入,就十多个亿!

这样的武安人,他能不富嘛!

我们老家紧邻武安,过去去武安,发现武安人在自己家挖菜窖,都能挖出铁矿石来。赶上马车,拉到火车站就能卖钱!

改开后,我们这边人买家具,买大型农具,买摩托以至后来买汽车,都是去武安,人家那儿就是品种全,价格合理,买回来就是满意。

这样的武安人,他能没钱吗?

不过武安也有可恨之处,比如环境污染,多少年了,他就是治理不过来!

优质回答2:

武安人好商,十人九商,自明清就有记载,武安人在山西碛口有商铺。建国前后武安四大商镇和村、阳邑、冶陶等,在豫晋冀鲁有重大影响。近三十年,武安煤、矿、铁、焦等突起,亿元企过二十家,多数企业在北京建立总部,在国内外投资,子女海外留学。其中这两年出尽风头银隆新能源汽车老板魏银仓就是代表,出国再回来投资。十多年前,邯郸新世纪广场一到周末就调价,周末武安人多钱多好挣钱!甚至,我的朋友们买酱都到邯郸买!!!

优质回答3:

武安人非常有钱,据说民国时期包工头有很多是武安人。

他们每年工价百数十银元,酿酒营业资本也就5000元者左右,每家日产200斤佳酿,年计六七万斤,可以销售到东南,东北数百里外的地方,当年,邯郸工业只此一项非常著名。

事实上,武安的酿酒业是当时发展最顺利、盈利最多的一个行业。

照理说,武安的工业基础不怎么滴呀!为什么邯郸人说武安人有钱呢?咱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看武安人的历史和现状。

其一、武安文化发达,名人辈出,是一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呀!

“齐、鲁、赵、魏,学者尤多,负笈追师,不远千里,讲诵之声,道路不绝。”

可见,自古以来河北文风是受到时人称赞的,《隋书·儒林传》 *** 收录14位儒学卓越者,其中河北儒学者有4人,即恒山真定人房晖远、武安人马光、信都昌亭人刘焯、河间景城人刘炫。

武安人郭太师造福乡里传说

明朝洪武年间,武安西马庄村有一个姓郭的进士,后来成为太子的老师。

武安人都称他为郭太师。

此人,就是明代被明成祖称为“朕之萧何”的郭资。

明代北京之紫禁城,及号称“金汤之固”的西安城,分别为武安人郭资和宋之韩所主持修建。

郭太师不仅文采好、有谋略,还很重家乡情谊。他居官出走后,时时不忘武安百姓,为造福家乡,办了不少好事。

一是朱棣登基后,由于郭太师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因此被提升为户部尚书之职。

在郭太师的建议下,朱棣迁都北京。

郭太师被任命前往建都。建设新都城,那可是一块肥肉,自然对武安人有很多利益。

就是他在元朝都城的基础上改建了北京古城。永乐十九年,紫禁城建成。

其二、武安人的药店非常著名,民国时期武安居然出了4000多个药店老板呢!

新中国成立之前,有3000多万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先后踏上关东大地,这种由民众自发组织的移民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移民史上都是罕见的。

人们将这次移民冠上一个很响亮、却又很悲壮的名字“闯关东”。

武安历史上药商很多,闯关东站药房是民国年间,许多武安人选择的一条生路。

据1935年的官方统计,仅在东北从事药材生意的武安人就有两万多人,大小商店两千多家,成为掌柜的约有4000多人。

分散在东北亚大地上的武安药商,被当地人赋予了一个神秘的称号“药魁子”。

说白了!武安人很会做生意,他们的老板很多,小小的武安,居然出了4000多个药店老板呢!

事实上,武安人外出经商,至咸丰末年仅药商就有300余家,“九一八事变”之前的大鼎盛时期,商号遍布东北、河北、内蒙、陕西、山西、甘肃、宁夏、河南、江苏、安徽等省。

按地域分为关东、河南、冀鲁、热察绥、山陕甘和苏皖诸帮。

据1935年统计,诸帮共计有商号1950家,从业者达到25000人。

安秋生先生《药魁子纪事》一书详细记述了这段历史。据安国县药王庙碑记载:凡客商载药来售者,各分以省,省自为帮,各省共得13帮,唯武安以县立帮!

也就是说,在中药药材方面,武安一个县可以与一个省并驾齐驱。

举一个例子!

解放前邢台有中药店二十余家,其中较出名的要属“春和庆”了。

当时这家药店,座落在城南关的西大街黑影背巷,三间门脸儿不大,生意却十分兴隆,这里以服务态度好,服务质量高而著称。

春和庆蓟店的总店在高邑县城内,是由邯郸武安人,姓杨的和姓温的等11家股东,合资开办的。

总店掌柜名叫张培身,他不是股东,而是由一般店员中提拔起来的。

他精明能干,经营有方。

在经营总店的基础上,又先后在赞皇、柏乡、邢台、保定、天津开设了分号,并经常深入各个号了解情况,物色人才,从店员中提拔重用员工。

遇见药的剂量不当,他们就及时指出来,建议顾客请教医生后再抓。

顾客对他们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十分钦佩和称道,这里的店员之所以能热心钻研业务,遵守店规是与总店掌柜的严格要求分不开的。

就拿“春和庆”药店的最后一任掌柜张德隆来说。

张德隆也是邯郸武安人,他是总店掌柜张培身的儿子,按理说,他本可以在父亲身边的药店就近学买卖,可是其父却把他送到远离家乡的张家口某药店当学徒。

其理由是如果让孩子在自己身边当学徒,同事和手下的人们会因为他是少掌柜,而不敢严格要求,孩子也会因此产生优越感。

这个例子,说明武安人的生意是祖辈相传的,所以说武安人有钱,也是有一种家族继承的因素,再就是说明武安人有做生意的传统。

其三、武安人房锦云把“富民”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了。武安人民无法忘记的事,还是房锦云在武安现代教育上的开山之举,先进的教育为武安人的经商创造了宽广的途径

目前,去武安的“游人如织”,人们往往称赞徐家大院的建筑布局,感叹其主人创造的财富神话。

房锦云、徐兴仁、徐静修他们在崎岖商路上筚路蓝缕,如果仅仅是为房家、徐家赚回数不清的真金白银,在老家留下一座豪华的民居建筑,那么他们便应该仅仅在自家祠堂里享有荣耀和怀念。

让武安人民传扬一时,和牢牢记住这些商人的名字,是他们在经商致富与营造庄园的同时,为家乡武安这块土地所做的一些贡献。

这里,我们还是把目光投向一百年前的房锦云。

武安地处干峰并峙的太行山区,散落在山谷里的许多村庄,土地缺少且十分瘠薄。不适合农耕,很多武安人外出经商。

这个房锦云在经历了数次散财赈灾之后,苦苦思索“富民之道”,得出一个结论:救荒古无善策。

富民之道,则在以农为本,广植森林以辅之这表明,房锦云是把“富民”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了。

当然,武安人民尤其不该忘记的事,还是房锦云在武安现代教育上的开山之举。

或许是他真的认识到“非大兴教学,不足以端士习而育人才”吧!

在清朝末年兴起的“废科举,兴学校”的浪潮中,房锦云与徐文德、徐文熠共同创建的武安之一所私立小学。

教育发展起来后,武安人才也就相对来说,越来越多了!出来经验药店,武安人的生意越做越大。

事实上,武安人也经营小生意,掌罗、绞簸箕罗和簸箕都是农民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用具。

当年作为行业,掌罗、绞簸箕都有店无号,只以掌柜姓氏为铺名,有刘家铺和高家铺两家,经营者都是河北武安人,约始于民国初年。

掌罗用的材料有木框、绢罗、铜丝罗等,均来自河北。绞簸箕的主要材料是柳条,也来自于外地。

多数时间,掌罗和绞簸箕的人并不坐在店内等主候客,而是挑着担子走村串乡,做流动生意。

总而言之,房锦云在武安现代教育上的开山之举,先进的教育为武安人的经商创造了宽广的途径,加之武安人有经商的传统,所以邯郸人总觉得武安人有钱。

我是@龚柳辉朋友们!请关注我,和我一起走近历史与现实,欢迎热心评论和分享!优质回答4:

我觉得说武安人有钱,这应该是真的。为什么呢?因为武安农村信用社连续好多年储蓄余额位居河北省县级信用社系统之一位,我不是内部人士,不知道记得准确不准确。好像记得好多年储蓄余额突破千亿。

这最起码说明两个问题,之一,武安人有钱才能向信用社存钱,要知道,在农村,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都没有,钱主要就存在了信用社,武安人没有钱,怎么下信用社存呢?第二,还有一个可能,武安人舍不得花钱,习惯于攒钱,所以才存到信用社,但无论如何?还是有钱才能向信用社存啊!

有人说,武安也有穷人,这是肯定的。再富的地方也会有穷人啊!美国难道就没有穷人吗?

至于武安人是怎么富起来的?武安的确资源特别丰富,不光有煤炭和铁矿,还有石灰石,可以造水泥,造石子,造白灰。改革开放后,好多人自己干,富了起来。但这个时间其实是很短的,最多也就是十年吧,铁矿基本上就都采完了,于是武安人就靠原始积累,办起了各种企业,尤其是钢铁企业,但钢铁企业的铁矿现在都是从外地进来的。

武安真正有钱的人现在决不止几千万、几百万,而是上亿,甚至几十亿。但这样的人毕竟还是少数,大部分武安人还是靠工资养家的。但比上好多外地人出外打工,武安人至少在本地就可以找上工作。

TAG:徐财源

其他文章

  • 新华保险客服电话是多少
  • 定期存单可以提前取吗
  • t12钢的含碳量是多少
  • 通威股份有多晶硅吗
  • 派息率是什么意思
  • 亚太药业股票发展前景
  • 上塘路是哪个游资
  • 羽绒服含绒量多少好
  • 中国欠美国多少债务
  • 新手如何开户买股票
  • 防疫史上最妖的口罩:中世纪“乌鸦嘴医生”里头闻的是高级香氛
  • 高铁座位号ABCDF分布图,多种分布方式(选A座位置最佳)
  • 1000000000画的字组词,太难写了(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字)
  • 高叶演过的电视剧,狂飙陈书婷正式爆火(附个人资料简介)
  • 地球上有奥特曼吗,人类发现巨型奥特曼化石(其实只是网友谣传)
  • 监控看见真鬼是真的吗,是真的(附15个真实诡异图片视频)
  • 澳门妈阁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妈阁庙(澳门最神圣的地方)
  • 打12345以后对自己有影响吗,不去骚扰辱骂工作人员就没事
  • 四种人不能吃辅酶q10,有肝病的人不建议吃(越吃肝病越严重)
  • exo成员资料简介12人名字及图片,现在剩9人(大陆艺人已解约)